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李保旭:走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
作者:百科 来源:娱乐 浏览: 【大 中 小】 发布时间:2025-07-05 18:15:23 评论数:
来源:银行家杂志
由《银行家》杂志社主办的北京保旭“2022中国金融创新论坛暨中国金融创新成果线上发布会”于2022年9月26日在北京举行,本届中国金融创新论坛以“数字化金融创新:服务实体经济和产业振兴”为主题,农商聚焦数字化进程与实体产业振兴,银行邀请金融业业界权威专家和行业精英交流经验、副行分享智慧,长李共同探讨银行业如何用数字化创新服务实体经济。走科展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李保旭出席论坛并发表了主旨演讲。技业
作为北京地区服务三农的合发化转主力军,北京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科技立行战略,数字持续加大科技投入。北京保旭按照“夯实数字化基础、农商强化数字化应用、银行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”的副行思路,以建设新一代核心银行系统为抓手,长李全力推进业务和信息系统企业级架构建设,走科展加快业务线上化、网点智能化、会计运营集约化建设,稳步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,逐步探索出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坚持一体化发展,打造全天候立体化服务网络。一方面,建设网上银行、直销银行、手机银行、微信银行、统一支付体系五大核心平台,打造掌上金融服务中心。注重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客户体验、简化业务流程、强化风控能力,建立完备的线上服务体系,推动业务线上化,让客户足不出户便可完成业务办理。目前,线上渠道受理的交易量占比已超过了98%。除金融功能外,移动平台还搭建了乡村游、社区服务、民政、教育等诸多业务场景,推动业务综合化发展,构建综合服务生态圈。另一方面,积极布局轻型金融服务网络,实施网点智能化改造,创新乡村便利店、金融便利店、社区便利店等轻型服务渠道,打造智慧远程银行中心,全力推动金融服务便捷化、均等化。在智能化网点,引入多种智能终端机具,实现了智能自助设备替代柜面人工,全面提升网点运营管理能力和运转效能,为客户提供了稳定、高效的服务支持,推动网点从传统操作型网点向营销型网点转型。下一步,北京农商银行还将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发展,深化线上线下协同服务,打通线上应用和线下设备通道,加快推动网点智慧转型升级。引入、5G等先进技术,优化远程智能服务,在手机银行、自助设备等渠道,通过后台语音或视频方式辅助客户自助办理业务,实现前中后台业务分离,有效提升集约化运行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。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,打造网点互动营销场景,实现优惠活动及客户专属权益的精准推送,以及金融服务与网点周边生活服务的有效结合,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脉络,全力助推零售业务发展。
打造行业领先的集约化会计运营平台。按照“专业化经营、系统化管理、集约化控制”的工作思路,通过八大会计集约化管理项目,实现了前台业务受理、中台处理、后台集中风险防控的新模式,彻底改变了柜面业务手工处理为主的状况,前台服务效率大幅提升,后台风险防控能力和作业标准化程度显著提高。在新核心银行项目中,进一步优化流程,将远程集中授权和前后台业务进行整合,节约化运行水平进一步提升,会计运营集约化达到同业先进水平。
构建“浓情浓意”的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体系。针对小微企业、小微供应商、个体工商户等不同普惠金融客户群体,量身打造了农商e信通、e链通、e商通等一系列数字金融服务产品,构建了全方位、立体化、多功能的数字化服务体系,累计为2000余户普惠金融客户提供金融服务,切实解决客户融资难问题。创建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价系统,通过系统评价模型,科学、精准地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信用评价,有效破解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不对称、融资风险防控难题。该系统顺利通过国家农业农村部评审,成功入选2019年度金融支农创新试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。在现有架构基础上,北京农商银行还将积极研究探索智慧乡村平台建设,打造集村务管理、线上生活缴费、农户服务、线上贷款等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,为农村客户提供存贷款、结算、农副产品推介销售等一揽子服务。
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、客户需求的不断改变、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,银行业必将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,数字化转型将进入深水区。北京农商银行将顺势而为,继续以客户为中心,强化业务和技术融合,深入挖掘数字化转型发展潜力,走出一条符合北京农商银行发展战略的数字化转型之路。
李保旭系北京农商银行副行长